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肿瘤筹备学组--核心成员介绍

发布时间:2019-09-23

 

1. 肿瘤筹备学组名誉组长

        汤静燕: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小儿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组副组长,《中华儿科杂志》等多家编委。从事小儿血液/肿瘤临床与研究工作35年,在2000年前后创立儿童淋巴瘤、肾母细胞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个全国性多中心协作组,并在国内积极推广儿童肿瘤多学科协作工作模式,以改变我国儿童恶性肿瘤诊断治疗落后的工作模式。注重研究解决儿童肿瘤领域的临床实际问题,2009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中心规范性诊断治疗研究及预后评估“获上海市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儿童恶性实体瘤规范性诊断治疗临床及实验研究系列”获2010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儿童白血病诊治体系综合研究成效及推广”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儿童血液/肿瘤相关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儿童肿瘤诊断治疗学。

2. 肿瘤筹备学组顾问

(1) 郑胡镛: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临床诊疗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副主编、《Blood Research》编委。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负责和承担科技部863、国家自然基金及市局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编撰专业和英语书20余本

(2) 孙晓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导师。国际儿童肿瘤协会(SIOP)会员,美国儿童肿瘤研究组(COG)国际会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儿童脑瘤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儿童脑瘤学组组长。曾赴日本、香港和美国MD-Anderson 癌症中心进修学习。从事儿童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临床和研究30年。积极推广儿童青少年实体肿瘤规范诊治和MDT诊疗模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肿瘤专科杂志发表论著10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肿瘤学相关专著15部,主编出版国内首部《儿童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专著。参与和/或牵头制定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发起的中国小儿肿瘤规范诊疗专家共识。作为主要研究者牵头多项儿童淋巴瘤/实体肿瘤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在儿童青少年实体肿瘤和儿童淋巴瘤领域获得广泛认可

3. 肿瘤筹备学组组长

马晓莉: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实体瘤专业组长。曾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儿童癌症中心和美国St.Jude儿童研究院进修儿童肿瘤的诊治和管理。现任国际小儿肿瘤学会(SIOP)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国际神经母细胞瘤研究协会(ANRA)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恶性肿瘤(实体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肿瘤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儿童肿瘤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委会委员、白求恩基金会儿童血液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协会眼科分会视网膜母细胞瘤学组委员、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委以及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委员。5年(2014年至20198月底)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 27篇。作为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8项,重点参加完成科研项目10项。正在主持两项药物临床试验和多项多中心注册性临床研究。

 

4. 肿瘤筹备学组组长

1)方建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小儿血液与肿瘤专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地中海贫血专科)项目负责人。国际SIOP会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1617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8届委员会委员兼基层儿科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血液学组组长; 国家卫健委儿童白血病专家组副组长; 国家卫健委儿童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地中海贫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脐血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副总编辑等。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美国Duck大学医学院进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省部级等各级政府基金10余项,参加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卫生部科研基金、省自然、省科委、中法合作计划等各类基金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海外留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2)高举: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国家卫健委儿童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临床诊疗工作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曾担任中华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副组长(第十四届至第十六届)。《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副总编、《中国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和《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委,参编学术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3)高怡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常务副主任,儿科学主任医师,渥太华-上海联合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儿童肿瘤协会会员,国际组织细胞协会会员,《中国小儿血液肿瘤杂志》编委,《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国际儿科学杂志》编委。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奥地利Tyrolean肿瘤研究所、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美国Common Wealth University Virginia美国St.Jude儿童研究院访学,并于20184-20194月在美国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国际医疗部和肿瘤血液病研究所(CBDI)完成一年临床研究工作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

(4)袁晓军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任。 曾先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美国 St.Jude 儿童研究医院和美国贝勒医学院、德州儿童癌症中心研修学习,主要从事儿童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近年专注于儿童实体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先后执笔撰写了中国《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并参与了《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治疗建议》、《中国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诊疗建议》、《儿童髓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和《儿童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等方案的制订。目前担任的主要学术任职有:国际儿童肿瘤协会(SIOP)会员、 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协会(ANR)会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组织细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血液疾病与保健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及小儿血液学组副组长等,担任《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小儿血液肿瘤杂志》、《精准医学杂志》和《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编委。先后承担、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局级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或核心期刊论著 70 余篇,主编专著 1 部,参编中文专著 3 部、英文专著1部,担任国家卫计委“十三五”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版规划教材《Oncology》编委。 曾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十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第四届上海市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